发扬红色文化,推动乡村振兴

 -------电影《伊水栾山》主题观影学习活动将于重渡沟风景区开启

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。近日,栾川县重渡沟风景区、北京伊洛京辉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、洛阳广电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“发扬红色文化,推动乡村振兴”为主题的电影《伊水栾山》观影学习活动将于重渡沟景区开启。

电影开始映入眼帘的是洛阳市栾川县重渡沟风景区的美丽景象。这里佳木繁荫,流泉如珠.随着镜头的推进,一个铿锵有力的笑容就深入人心。这个笑容的主人是电影中的主人公共产党员马海明。他说:“我是重渡沟永远的儿子,即使走到生命的尽头,化作灰,也要分出一部分壮一颗重渡沟的竹子。”

于是共产党员马海明为改变重渡沟贫困落后的面貌,使群众不再端着“金饭碗”要饭,也为了让群众在奔向小康过上好日子的路上更进一步,便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全部奉献在这片热土上。他工作三十多年,始终以红船精神为风向标,以“粉骨随身浑不怕”的担当精神为支柱勘察线路,设计景观。饿了吃干馍,渴了喝泉水,磨破18双胶鞋,历经数次生命危险。为了景区道路续建,抵押全家遮风挡雨的祖屋。为了推介景区,不辞劳苦,披星戴月,四下奔忙。

最终,重渡沟成为国家4A级风景区、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,创造了“重渡沟现象”。而他却在景区开发中遭遇车祸,不幸殉职,年仅58岁。

《伊水栾山》演绎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豪情,充满了力量与温暖,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、党员干部,应将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镌刻在心。

此次的观影学习活动,参与单位通过观看影片与实地参观学习相结合的方式,深入学习马海明同志先进事迹和重渡沟景区乡村振兴典型经验,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,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。以马海明同志为榜样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“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,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”的讲话精神,要以党建制度化、规范化、程序化建设为牵引,建立一套切实管用的治理体系,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。

崇尚先进、学习先进、争当先进,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
相关内容